红歌拉唱拉开序幕
军事知识回答环节师生互动
学生分享观后感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南校区聚焦“学军史、跟党走、颂军魂”主题,通过红歌拉唱、爱国主义讲座、红色观影分享会三项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歌声与光影中重温人民军队光辉历程,将爱国爱军的种子播散在心田。
红歌拉唱:用旋律致敬峥嵘岁月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7月28日早上,校园广场上响起嘹亮的歌声。一班和二班的学生分列两侧,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歌拉唱赛。
一班以《打靶归来》拉开序幕,“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的欢快旋律刚落,二班立刻以《我是一个兵》接棒,气势如虹的合唱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一班唱得好不好?”二班学生齐声喊出“不——好——”,随即用《强军战歌》的铿锵节奏发起挑战;一班学生不甘示弱,挥动着自制的小红旗,以《歌唱祖国》的恢弘旋律回应。
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时,两个班级自发合声,学生们的歌声汇聚成奔腾的洪流。“以前觉得红歌有点老,今天唱起来特别振奋!”一班学生李某某脸颊通红,手里的红旗挥舞得格外用力。孙教官说:“拉歌不仅是比拼,更是让红色旋律在青春里扎根的过程。”
主题讲座:从军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夜空,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7月28日下午,学校组织开展了“学党史、跟党走”专题讲座。张老师以时间为轴,用“南昌起义点燃星火”“长征路上的信仰之光”“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等六个篇章,为学生们梳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脉络。
讲座中播放史料视频让学生们深受震撼: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穿着草鞋在雪山上跋涉;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用身体堵住枪眼......“原来我们的军队经历过这么多苦难!”二班学生张某某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在“军史知识问答”环节,学生们争先举手,对“建军节的由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知识点对答如流,展现出扎实的学习成果。
张老师在讲座的尾声寄语:“军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同学们从历史中读懂‘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的答案,把军人的担当精神融入青春奋斗。”
光影共鸣:在英雄故事里汲取力量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7月28日晚,学校会议室灯火通明,《建军大业》观影结束后,一场热烈的分享会正在进行。屏幕上还定格着南昌一起胜利的画面,学生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一班学生赵某某率先发言:“看到周恩来总理在起义钱动员时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们那么年轻就为理想奋斗,我们更该珍惜现在。”她的话引发共鸣,学生纷纷讲述印象深刻的片段:有的被朱德率部队智取三河坝的智慧打动,有的为贺龙“只要革命需要,我贺龙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的赤城动容,还有的注意到战士们即使装备简陋,眼神里依然闪烁着鉴定的光芒。
分享会最后,学生们以“给98年后的自己写句话”的形式,写下来对未来的期许。“希望长大后的我,能像建军先辈一样,为祖国做有意义的事”,“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一张张纸条贴满了“青春许愿墙”,字里行间满是少年意气与国家情怀。
学生发展中心赵主任表示:“三场活动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人民军队’的深刻内涵。”活动结束后,校园里悄然发生着变化:课间休息时,能看到学生三两成群地讨论着军史故事,就连班级文化墙上,也多了学生绘制的红色主题手抄报。爱国爱军的种子,已在这片青春的土壤里深深扎根,随着时间推移,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支撑起祖国未来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