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郑州第九十九中南校区组织召开第二次专项教研会议,旨在进一步推进专门矫治教育体系建设,强化课堂教学实效,全面提升矫治教育质量。
会议伊始,学生管理中心主任赵素青强调,教师应深入贯彻专门矫治教育理念,将课堂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注重通过“望闻问切”方式把握学生心理和行为症结,实现个性化引导。她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需求,增强课堂针对性和转化力。
学生管理中心三位教师分别从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心理评测及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强调应多维度关注学生状态,构建科学的管理与心理支持机制。行政发展中心老师郭欣则对学生接送流程中安全工作、教师考勤及财务采购制度作了说明,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后勤与制度保障。
在教研方面,各学科组汇报了教材模块的开发进展,突出学科性与矫治性相结合。语文教学融入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借助戏剧影视赏析增强课堂生动性;思政课注重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及情绪管理培养;心理教育结合艺术治疗手段促进心理健康;体育课程按学生素质分设室内外模块;法治教育循序渐进,涵盖法律基础及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劳动课程强调实践与职业规划,涵盖农业、工业与公益劳动;历史学科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增强民族认同;语言表达课推广普通话并融入多种语言艺术形式;生命健康课程则系统涵盖安全防护、情绪调节与环境保护等内容。教研组还对教师教案进行集中反馈,帮助教师查漏补缺、持续改进。
副校长王军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转化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下一步发展要求:一要立足课堂,强化教学反思与学生行为转化;二要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借鉴职业教育教材经验,形成适合专门矫治教育的体例样章;三要探索建立专门的职称评审体系和学科话语体系,鼓励教师积累案例、加强标定;四要聚焦发展方向,依托现有资源打造郑州特色、全国知名的矫治教育,实现重点突破和长远发展。
会议结束,两位教研组组长组织组员开展分组研讨,聚焦当前课堂实际与教学挑战,深入探讨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可行路径,并初步形成了下一阶段的改进思路。
本次会议系统梳理了当前专门矫治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与工作成效,为后续工作开展指明了路径。学校将继续推动跨部门协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扎实推进专门矫治教育的内涵发展。